【人心的黑洞:沒有safe word的SM】
剛看了今年台北電影節的《通往黑暗的瞬間》(Magical Girl)。故事很簡單,呈現一個連鎖性的狀態:父親想完成女兒的夢想,向陌生女子勒索大筆金額,女子轉向另一方去弄錢、並向形同陌路的故人索求終極協助。……關於電影,就談到以上為止。
這個故事令我驚駭卻又被完全說服地認清這樣一個事實:人心是一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無盡源泉,人心也是一個永無法填滿的無底深淵。有時你是被取用的人,另些時候你是取用的人。再另些時候,你無限取用A,以確保被自己能被B無限取用。
這樣的關係底,沒有道理,脫落地非關道德。不再經心,無內疚也無懷恨。沒有關於公平的爭辯,非關取捨消長的槓桿。不勞煩要一筆筆精算地註記下來,不可能追討。超越了願打願挨的甘心,而只有宿命的了然。不是認命,是為這個宿命講究地推上一把。
無論親情、友情、愛情,無論學校、職場、生活圈,無論來自於過去、現在或未來的他人,講起人與人的關係,我們的腦海立刻浮現的總是一個平等的擂臺:物質或心靈,有形或無形,快或慢,直接或間接,短而深或長而淺……,一切的動,一切的不動,一切的互動,都可以換算得一個價格標。
人際間的愉快或疲憊,可探測的純度、可預期的年限,都有數字明白揭示其品質與定義。優秀的專家能把乍看單純的項目,還原成複雜的分析選項,標上更精細的價格。比如來自戀人的一個回應話語,可以有,話語脈絡的多層次界定,發話的時點、斷裂與連綿、空茫與紮實感的光譜遞移、腔調的一致與明確度,更別說是每字詞句段組成之拆解,同時考慮進無心,與假裝無心……,諸如此類。
一張精緻的項目清單。讓我們得到對自身人際處境更細緻的數字比對清單,然後由此衡量。
但人心,某些時候,許多時候,或者並不需要一個兌現的平台。我們走進無光的甬道,那由著魔、命運、原初或後天的缺損,或更神秘與不可能言明、甚至不會被意識地辨識的什麼,構作而成。絕對性的牆垛,主觀的海,過份高亢相互抵銷地全部無效的一切理性與感性。
走進那裡,世界是徹底的全有全無。不管我擁有什麼,只要差了微頻的振動,我就一無所有,無處可去。……說「鬼迷心竅」,是貼切的。此刻,人所有心眼,被焦黑黏滯地封死,不再透入風與光色。
機械性地耗竭自己,不再為了交換你的笑容,不再為了令自己覺得能讓你幸福,不因為虧欠、習慣、恐懼或空虛,而只是我變成一個上了發條、就得轉到結束的裝置。
機械性地將你淘盡,不再因為想從你那裡拿來什麼,不為了折磨你,不為了用你的痛苦來確立我的存在感,而只是我變成一個上了發條、就得轉到結束的裝置。
或許我們的生活很少有一條主要的敘事線是順隨如此甬道整路展開的,但這樣的黑暗叢結,以其獨特的生命軌跡,流竄於我們的各種遭逢與處境。一個情感的湧動,一個決定的斷然,一種暗流逆流的死亡的痛與悚然的閃現……,在最高明專家的人際行為清單上,你找不到它真正的意涵與兌換度量,因為那是你這個人終極的黑暗。
像一條蛇,像連下了一個禮拜大雨的黑夜,像突然醒過來發現庸俗已完全將自己佔有的茫然。沒有具體的情緒,不是會疼痛的那種飢餓,就只是一種金屬的、機械性的空洞。
一陣恍惚過後,一段日子的瘋魔之後,我們回到光天化日,回頭檢討、清算那些取與捨,像是我們真的時時擁有一個天平,一端是自己,一端是世界、是他人。
電影中用了性愛虐待為比喻,我覺得是很切題的。當還能約定安全暗號(safe word)、令得當激亢與疼痛分離、能勒令停止,則這個遊戲、這個活動,就是有四面牆的。有門、有窗、有光。有規則與承諾、有交換、有你我的情願。如同多數日子裡,我們與他人拉扯的關係。
但有一種SM,是沒有safe word的,每一個無盡耗竭自己、無盡取用他人的人,都是這種SM的施虐者。這不是一個契約的遊戲,我眼中沒有你,我亦不是由品格與故事組裝成的我自己。我是一個空殼,追尋著無名卻確實的底盡。
到了的時候,我會知道。
台北電影節
通往黑暗的瞬間 Magical Girl
by 卡洛斯維穆特Carlos Vermut
7/8(三) 2030
7/13(一)1300
7/16(四)1430
ps.電影中沒有SM影像,請勿有錯誤期待。